囚犯困境

  囚犯困境(Prisoner`s dilemma)
  囚犯困境是指这样一种情形,此时两个人(或厂商)合作要比不合作好,但是每个人都觉得不合作符合他的利益,因此每个人的状况都要坏于如果他们合作时的境况。
  概述
  囚犯困境(PrisonDilemma)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反映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虽然困境本身只属模型性质,但现实中的价格竞争、环境保护等方面,也会频繁出现类似情况。单次发生的囚徒困境,和多次重复的囚徒困境结果不会一样。
  在重复的囚徒困境中,博弈被反复地进行。因而每个参与者都有机会去“惩罚”另一个参与者前一回合的不合作行为。这时,合作可能会作为均衡的结果出现。欺骗的动机这时可能被受到惩罚的威胁所克服,从而可能导向一个较好的、合作的结果。作为反复接近无限的数量,纳什均衡趋向于帕累托最优。
  囚犯困境的主旨为,囚犯们虽然彼此合作,坚不吐实,可为全体带来最佳利益(无罪开释),但在资讯不明的情况下,因为出卖同伙可为自己带来利益(缩短刑期),也因为同伙把自己招出来可为他带来利益,因此彼此出卖虽违反最佳共同利益,反而是自己最大利益所在。但实际上,执法机构不可能设立如此情境来诱使所有囚犯招供,因为囚犯们必须考虑刑期以外之因素(出卖同伙会受到报复等),而无法完全以执法者所设立之利益(刑期)作考量。
  经典的囚徒困境
  
1950年,由就职於兰德公司的梅里尔·弗勒德(Merrill Flood)和梅尔文·德雷希尔(Melvin Dresher)拟定出相关困境的理论,後来由顾问艾伯特·塔克(Albert Tucker)以囚徒方式阐述,并命名为「囚徒困境」。经典的囚徒困境如下:
  警方逮捕甲、乙两名嫌疑犯,但没有足够证据指控二人入罪。於是警方分开囚禁嫌疑犯,分别和二人见面,并向双方提供以下相同的选择:
  若一人认罪并作证检控对方(相关术语称「背叛」对方),而对方保持沉默,此人将即时获释,沉默者将判监10年。
  若二人都保持沉默(相关术语称互相「合作」),则二人同样判监半年。
  若二人都互相检举(互相「背叛」),则二人同样判监2年。
  用表格概述如下:
  甲沉默(合作) 甲认罪(背叛)
  乙沉默(合作) 二人同服刑半年 甲即时获释;乙服刑10年
  乙认罪(背叛) 甲服刑10年;乙即时获释 二人同服刑2年

关于囚犯困境

的相关词条
净投资
净现值规则
隐成本
产品差别
引致需求
相对收入假说
凯恩斯的AS—AD模型
买方垄断
帕累托最优配置
一度价格歧视
角点解
供给函数
凯恩斯主义消费理论
规模收益递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