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纳·缪尔达尔

  # 、冈纳·缪尔达尔(GunnarMyrdal,1898--987)
  1974年,冈纳·缪尔达尔与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FdiedrichVonHayek)同获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的该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此项殊荣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在货币和经济波动理论中的先驱工作,并且因为他们对经济、社会和制度现象的相互依赖关系的深刻分析。”其中,缪尔达尔“把他的大多数研究工作指问最宽广意义上的经济问题,特别是美国黑人问题和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他还“寻求把经济分析联系到社会的、人口的和制度的条件。”他对经济学所作出的种种开拓性贡献,使他无愧于这种荣誉。
  缪尔达尔于1898年12月6日出生在瑞典达拉那省古斯塔夫斯教区一个农庄。他幼年的生活是在乡间度过的,他一生主张平均主义,信奉清教伦理,都与他的农村生活背景有着较深的联系。
  缪尔达尔的先辈是芬兰移民。他的父亲卡尔·阿道夫是铁路建筑公司职员,母亲是家庭主妇。1918年,缪尔达尔进入斯德哥儿摩大学学习法律,1923年在该校毕业后从事律师业务,同继续研读经济学,在1927年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之后担任母校自费学生的政治经济学讲师。1924年10月8日他与才华出众的阿儿瓦·缪尔达尔(Alva.Myrdal)结婚。(阿尔瓦曾在联合国科学文化组织任高职,并曾任瑞典驻印度大使和瑞典教育部部长,1982年获诺贝尔和平奖),他们婚后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从1925年到1929年,他曾前往德国和英国留学。1929枣1930年,缪尔达尔获得了洛克菲勒奖学金,前往美国留学。在美期间,他利用大量业余时间到各地进行旅游。1929年8月到达纽约市,此时美国经济恰恰开始处于极为动荡的一年。1929枣1933年大危机即将到来,而他则是预言这场大危的几个经济学家之一。之后,他回到瑞士,担任日内瓦国家研究院研究生院的副教授。第二年,他又重返斯德哥尔摩担任代理教授。1933年则成为该校政治经济学与财政学教授。这是缪尔达尔理论研究的第一个阶段。该阶段的研究尚属于新古典主义传统,研究纯粹理论问题。作为瑞典学派的创建者之一,他继承了魏克塞尔的传统,对一般动态均衡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1931年发表的著名的《货币均衡论》(1939年英文版)一书中,他修正、补充和发展了魏克塞尔的货币理论。早在30年代初,就论证了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调节干预经济对消除失业和经济波动的重要作用。瑞典皇家科学院所指出的缪尔达尔在货币和经济波动理论方面的成就,主要集中在这一时期。该阶段比较重要的论著还有:《经济变动中的价格形成问题》(1927年)、《经济理论发展中的政治因素》(1930年)、《1830?930年间的瑞典生活费用》(1933年)、《财政政策的经济后果》(1934年)、《人口问题的危机》(1934年,与其夫人合著)。
  除教学和科学研究外,缪尔达尔还积极从事各种社会政治活动。1934年,他作为社会民主党成员被选人参议院,1935年任下院议员。他与妻子阿尔瓦共同开创了现代人口政策。1938年,纽约卡耐基公司委托他指导美国黑人问题的研究。其成果《美国的两难处境:黑人问题和现代民主》于1944年出版。该书出版后被数次重印,并被认为是这一领域的代表著作,是研究美国种族问题的必备参考书。随着他参与社会活动的不断增多,其学术研究的范围也在逐步改变。
  从4O年代开始,缪尔达尔的研究出现了方向性的转变。他逐渐离开了曾从事的瑞典学派的研究和分析方法,从强调经济变量的数量关系及其均衡条件,转向社会经济关系的结构分析。他对经济、社会、制度、政治、文化等现象的内在依赖性的精辟分析正是在这个阶段的研究中体现出来的。他不再研究纯粹理论问题,而是从结构或制度上去研究社会经济问题,尤其是社会平等问题,他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去研究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和社会改革问题。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3O年代初期,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瑞典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社会不平等加剧。缪尔达尔非常关注社会的变化,从1934年《人口问题的危机》一书中他就初次提出了实现均等化社会改革的一些主张,而40年代以后,这种主张平等的思想得到了巨大发展。随着他参与社会政治活动的广泛,他的研究也从发达国家的社会平等问题逐步发展到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均等化的改革问题,以及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平等问题。
  1942年,当他回到瑞典以后再次投身政治活动并又重新当选参议员,担任瑞典银行董事会董事及战时计划委员会主席,主持政府的计划工作,并作为战后的商业部长,致力于引导瑞典恢复在欧洲的贸易和金融关系。194.7年任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执行秘书长。1957年受二十世纪基金会委托,对南亚和东南亚l1个国家的政治经济问题进行了长达10年的研究,研究成果即是其闻名于世的著作《亚洲的戏剧:对一些国家贫困问题的研究》(1968年)。1967年他又回到瑞典,被任命为斯德哥尔摩大学国际经济学教授。在同一年,他创办了该大学的国际经济研究所。他还曾任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理事会主席,斯德哥尔摩拉丁美洲研究所理事会主席。1973?974年,他在美国加州圣巴巴晴的民主制度研究中心任特约研究员。1974-1975年在纽约大学以访问教授的身份任教。1974年与冯·哈耶克同获诺贝尔奖。
  此外,缪尔达尔曾获得30多种荣誉称号,以及多项奖励,如1938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并获得应用人类学学会授予的马林诺夫斯基奖。他还曾担任英国科学院、美国艺术科学院、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经济计量学会会员和美国经济协会会员。
  在第二阶段,他的代表作除前面已提及的之外,比较重要的还有:《人口:一个民主问题》(1940年)、《走向经济计划化》(1951年)、《国际经济学》(1956年)、《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1957年)、《富裕国家和贫困国家》(1957年)、《超越福利国家》(1960年)、《世界贫困的挑战:世界反贫困大纲》(1972年)、《反潮流:经济学批判论文集》(1973年)、《瑞典是如何治理的》(1980年)等。
  由于缪尔达尔在研究中突出强调政治、制度、人口、历史、文化等非经济因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并提出了社会经济动态运行序列中,诸多因素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循环变动的著名论点,重视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的研究,他既被看作是新制度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又被视作当代济学的先驱。
  1987年5月17日,缪尔达尔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逝世。
  他是1982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尔娃·缪尔达尔的丈夫,是诺贝尔奖历史上有趣的特例。

关于冈纳·缪尔达尔

的相关词条
世界经济学人
约瑟夫·斯蒂格里茨
尼古拉·康德拉季耶夫
爱德华·哈斯丁·张伯伦
普雷斯科特
普列奥布拉任斯基
李文溥
黄松龄
拉吉舍夫
迈克尔•E•波特
苏星
俞宪忠
丁立宏
凯文·莱恩·凯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