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提款机简介
自动取款机又称ATM,是Automatic Teller Machine的缩写,意思是自动柜员机,因大部分用于取款,又称自动取款机。它是一种高度精密的机电一体化装置,利用磁性代码卡或智能卡实现金融交易的自助服务,代替银行柜面人员的工作。可提取现金、查询存款余额、进行账户之间资金划拨、余额查询等工作;还可以进行现金存款(实时入账)、支票存款(国内无)、存折补登、中间业务等工作。持卡人可以使用信用卡或储蓄卡,根据密码办理自动取款、查询余额、转账、现金存款,存折补登,购买基金,更改密码,缴纳手机话费等业务。自动提款机的发明
1939年,Luther George Simjian发明了自动取款机。但是,现代意义上的自动取款机,其概念提出于1968年,原型机出现于1969年。第一台自动取款机被安装在纽约的化学银行。如今,ATM机发展的速度相当快,与银行机构的比例达到了4:1。美国海军甚至将ATM机装到了军舰上。现代意义上的自动取款机发明人是英国的谢泼德·巴伦。谢泼德1925年出生在苏格兰的罗斯郡,毕业于爱丁堡大学。20世纪60年代中期,他是德拉路仪器公司的经理。有一天,他在洗澡时突发灵感。“我常常因为不去银行取不到钱而恼火,为什么不设计一种24小时都能取到钱的机器呢?”他见到英国巴克莱银行的总经理,让对方给他90秒时间来听他介绍这个主意,结果对方在第85秒就给了答复:“只要你能把这种机器造出来,我们马上买。”
一年后,谢泼德成功了。1967年6月27日,世界上第一台自动取款机在伦敦附近的巴克莱银行分行亮相。最初,顾客从自动提款机中一次只能取10英镑,因为当时10英镑已足够普通家庭维持周末了。
什么是ATM
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异步传输模式。异步转移模式的特征是信息的传输、复用和交换都以信元为基本单位。异步是指属于同一用户的信元并不一定按固定的时间间隔周期性地出现。ATM信元是固定长度的分组,共有53个字节,分为2个部分。前面5个字节为信头,主要完成寻址的功能;后面的48个字节为信息段,用来装载来自不同用户,不同业务的信息。ATM交换是指把入线上的ATM信元,根据其信头上的VPI(虚路径标识符)和VCI(虚通路标识符)转送到相应的出线上去,从而完成交换传送的目的。由于ATM技术简化了交换过程,去除了不必要的数据校验,采用易于处理的固定信元格式,所以ATM交换速率大大高于传统的数据网,如x.25,DDN,帧中继等。此外对不同业务赋予不同的"特权",如语音的实时性特权最高,一般数据文件传输的正确性特权最高,网络对不同业务分配不同的网络资源。使用ATM时,要注意以下“四要四不要”:
1.要严格按ATM的电脑屏幕提示进行操作。不要轻信ATM旁张贴的所谓“告示”或“通知”,更不要按照通知、告示的要求进行操作,必要时可拨打银行服务热线咨询(如农行95599)或向警察求助。2.要妥善保管好银行卡密码。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将自己的密码泄露给他人,即使对方宣称自己是银行工作人员;在输入密码时最好是用手或身体遮挡住,以防密码被窥窃。
3.要谨防“热心人帮助”,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不法分子往往会一边冒充“好心人”,帮助持卡人操作ATM,一边偷窥密码或乱按键盘造成ATM吞卡假象,伺机盗取密码或银行卡。
4.要弄清ATM吞卡原因,不要急于离开。一般来说,ATM正常吞卡是因为:信用卡超过有效期限或账户已被冻结;持卡人在ATM上操作完毕后30秒内没有把卡取回;密码错误超过三次(含三次);操作失误或机器故障也可能造成吞卡。ATM正常吞卡,机器会吐出吞卡凭条,屏幕也会有吞卡提示,持卡人可持凭条到管理行领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