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君

【艾君简历】

  艾君:(1966.12.10-)社会学家、民俗学家、作家、资深记者。本名宋艾君,出生在山东青岛,常用笔名“艾君、皑峻、草峻、夏草、木公、子翁、木草”等。曾担任过专职团委书记、报刊社记者编辑、部主任、副总编等职务。现为北京市总工会《工会博览》杂志社副主编、中国特产报社编委。系世界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中国区副会长、中国高等教育秘书学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乡土艺术协会理事、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常务理事、北京写作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散文诗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乡土民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音乐学院古曲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乡土文学委员会副会长、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首都青年记者协会一届理事、北京杂文学会会员等。
  主要从事“三农”问题、乡土民间文化、企业文化、广告公关等课题的研究与评论,系我国公共关系前期研究和传播者之一。1988年参与策划创办了我国第一份公关媒体《北京公关报》并兼编委。北京亚运会前后多次受邀到首都高校作公关专题讲座,并多次担任中国公关协会主办活动的评委。曾担任或者兼任过北京公关报社编委、光明日报社记者,《北京商业》杂志常务副总编、中国特产报社编辑部主任、编委,《企业与品牌》周刊主编、《国门时报-经贸周刊》主编、《中国县市乡镇长周刊》、《中国特种种植养殖周刊》主编等职。
  中学起开始发表作品。迄今已发表作品千余万字、摄影作品数百幅。从1995年12月起参与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的调研和报道,近10篇文章获部委好新闻1-3等奖。所出版的个人诗集《奇异的情思》(1991年。系我国首部书信体诗集)、书信体诗选《梦在旅途》、爱情书信体诗选《等你一千年》,以及散文集《走过一串心》(作为献给95年教师节之书出版,向希望工程捐书3000余册,此书荣获第三届北京写作文化节文学类2等奖)、经济专著《当代生意经》(荣获首届北京写作文化节科研类特等奖)等著作。1998年12月受中宣部、国家统计局有关部门委托主笔编著《中国,您好》(中小学2版本)一书。1993年主编过"商海谋略系列丛书"和诗集《流远的思念》,1995年参与了我国首部1000万字《中国企业文化大辞典》管理卷的编写。2005年主编并编著了我国首部以春节新习俗为主题的贺岁书-《中国年》。2005年参与主编大型精装礼品书《时代劳模》等。

【艾君主要观点】

  
  

〔一〕文化观


  

  1)贺岁理念:2005年艾君在接受红网记者采访时指出,对于“贺岁”作品,我国传统民俗与西方理解是不同的,我国民俗界与影视界的观念也是有区别的。他说,在演艺界“炒作贺岁”实际传承的是西方“贺岁理念”。他们把贺岁片归纳于三种类型,即“类型说”、“档期说”和“模糊说”。所谓类型说,就是认为“贺岁片是一种喜剧类型片”的观点。所谓档期说,就是认为“贺岁片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不过是在春节档期放映的影片而已”的观点。所谓模糊说,就是既不完全赞成类型说,也不完全赞成档期说,也没有明确反对这两种观点提出自己观点。
  而在我国民俗界,更注重的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挖掘。简言之“贺岁”就是庆贺岁末。查阅《现代汉语词典》,“贺”的含义是“庆贺”,“岁”的含义是“年”,“贺岁”也就是表示“庆贺(新)年”。既然是“贺岁”文化,那么他的内容和故事一定与祝贺新年、春节等有关,中国的贺岁文化是春节文化的特有产物,不容盲目更改,更不能“挂羊头卖狗肉”。从民间文化的事件、风情和民间生活去发现和追溯看“贺岁”作品也是有民间来源的。旧时我国的梨园有个传统,每逢年关岁末,必会聚合大帮名角儿唱一出大戏,内容都是与春节关联的吉祥喜闹类,各位角儿都使出看家的本领。演出目的就是感谢观众多年的厚爱,与义演无异。可见传统的“贺岁”作品也是有标准:一是主题以喜庆吉祥为主,为节日里图个吉利;二是内容与过年有关;三是目的主要是酬谢观众厚爱。
  2)现代春节:艾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用我的方式来过我自己喜欢的年”是进入21世纪后人们对过年的意识变革,这是《中国年》一书编写的主体思路。《中国年》不仅叙述了旧时的春节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融入的无限留恋、回味和憧憬,也阐明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现在过春节的方式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以传统与现代对比的写法,告诉你现代人过春节的思维方略,让你的春节每年都是新的。并阐述了在现代的春节如何体现出人们对吉祥、团圆的愿望;现代的春节如何玩得开心、吃得满意;现代的春节如何去完美打扮自我等等,同时启发你如何更好地以自己的方法策划出一个你希望拥有的幸福愉快的春节。可以说,是一部涉猎内容广泛,集知识性、实用性、可操作性于一体,过节以及度假的参考读物。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年》打“贺岁”文化品牌是恰如其分的。他说,“贺岁”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特殊文化品牌,应好好珍惜,不能“挂羊头卖狗肉”。炒作“贺岁”可以,不过不能不分青红皂白,把春节出版的作品都堪称“贺岁”,这是创作、制作方的投机心理,只顾打出“贺岁”的牌子,其实并不具备贺岁的品质,甚至损坏了“贺岁”的品牌。这将形成一种很不健康的文化市场环境,不利于整个“贺岁”文化市场的发展。
  《中国年》一书紧紧围绕春节吃、喝、玩、乐进行构思设计,勾勒出过年总在与欢乐相连,过年总在和幸福吉祥对接,过年总在折射出时代的影子,过年总是反映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带着人们走进时空隧道,回首过去,瞻望未来的……书中用一些想象和智慧,带我们玩出无限创意,而愿望和希冀追求的是吉祥、平安、团圆;玩的方式就是我开心、我高兴、我愿意。这些答案在《中国年》里都能得到完美解释。
  3)“文化热”现象:关于“文化”热,埃军在接受“价值中国”采访时针对“文化热”现象谈到,我们所说的文化热实际是“传统文化”热!他说,我也看到有些传媒在关注这些问题,也说成“文化热”。他不赞成这种说法。他认为,是一种“虚热”、“内发热”或者是“文化利益驱动热”,没有真的热,只能说文化的内部的分子结构在开始活动,但还没有碰撞、没有爆炸产生热量。文化的概念是很难界定的,时而很大,时而很小。所以人们在使用“文化”这一概念时,其内涵、外延差异很大,故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其涵盖面非常广泛。狭义文化,一般而言,凡涉及精神创造领域的文化现象,均属狭义文化。
  媒体在说文化热,艾君不承认热的说法,他认为,文化热不是由上到下,由组织策动能达到的。热的现象表现为一种思维和理论被打倒广泛认可,让百姓自动参与其中的现象。不是政府拿钱找热,而是百姓广泛自愿形成热。“文化”这一概念时,其内涵、外延差异很大,故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在此不做更多地解释。有学者将文化理解成三性,即历史性、群体性、影响性。所以才有了“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的广义说法。
  实际任何理论概念的产生,都有着它很难具体界定的问题,但他对文化的理解,更愿意把他看作是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带有主观因素的,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精神、社会意识、道德制度等观念。他认为其表现为“有形”和“无形”两种形式,例如,思想、道德、价值观、宗教等意识形态领域都属于无形的文化;而“一幅画作、一座寺庙、一台京剧、一部著作、一个活动”等等都属于有形的。在当今社会里其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精神食粮、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和道德规范。例如,我们如果把某阶段的历史纳入“文化”范畴,只能是说这段历史给与我们思维的启示,或者这段历史被写成了一部作品出版,或者说这段历史给我们带来的价值观念冲击。再譬如,有人对纯商业企业的全聚德申请非物质文化保护提出异议,认为全聚德不应该属于非物质文化范畴。实际不是全聚德这个商业店需要保护,而是全聚德所走过的风风雨雨,所形成的商业观念、道德行为规范、商业历史的启迪、价值品牌属于非物质文化的范畴,需要保护。
  4)文化的概念的理解:对于文化概念的理解,他认为,文化不是静态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的,会随着社会人们精神、价值趋向、道德观念、社会认知度而发生变化。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把文化仅仅理解成“精神”,所以才有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个文明的说法;后来,随着我们观念的更新,社会的发展,认为“精神”已经无法完全包含一些社会文化内涵,所以后来便采用了“先进的文化”概念,实际就是一切有利于社会发展,代表社会发展潮流的大的文化范畴。
  所以,在当今知识膨胀、信仰价值多元化化的社会,对于文化概念的诠释和理解,我们应该本着科学的发展理念,实事求是、可操作性为出发点,广义的也不能广的无止境,狭义的也不能小到成点,一切不要陷入文化的机械主义观念中,针对社会发展现状和需求,以科学发展为出发点,去动态地理解文化的概念,才能发挥文化生产力的巨大魅力,为人类进步和发展服务。
  5)乡土民间文化保护和传承问题:艾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无论何种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不能走入为传承而传承,为保护而保护的路子。传承和保护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传统的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传统的不是全部指老一辈的留下东西。实际保护的目的为了发展。对于乡土、民间、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问题,他认为有五个目的:一是为了陶冶情操,树立爱家、爱乡、爱国意识;二是推动社会人文价值观和自然观的承接和鉴赏;三是为了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的比较多样性;四是发挥文化生产力的作用,以文化为平台,扯动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的物质生活;五是通过文化的精神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中华之大,民族众多,由此而发展的起来的乡土民间文化异彩纷呈,种类众多,许多是中华文化

关于艾君

的相关词条
艾伦
约翰纳什
伯南克
温元凯
咸郎平
陈岱孙
蒂莫西·盖特纳
韩德强
克鲁格曼
斯蒂格利茨
赫伯特·西蒙
布坎南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