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概述
西方经济学是指流行于西欧北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它是15世纪西方经济学产生,18世纪西方经济学建产以来,特别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直到目前为止认为是能够说明当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国家调节的重要理论、概念、政策主张和分析方法进行了综合和系统化形成的。被称为“社会科学之王”。《西方经济学》是我国高等院校财经类和管理类专业必开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主要介绍流行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现代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它既研究古老而又现代的家政管理,又研究多姿多彩的企业经营,还大胆解说政府日益加码的经济调控。它既赞美价格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效率优势,也无情的剖析市场机制在不少领域资源配置上的诸多缺陷。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分类
微观经济学 -- 研究家庭、厂商和市场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科学 -- 以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为对象;以资源的合理配置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价格理论为中心理论;以个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为稀缺性假设、利己主义假设、理性假设。宏观经济学 - 研究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中充分利用经济资源的科学 — 以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为对象;以资源的充分利用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收入理论为中心理论;以总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为市场失灵、政府有效。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山西农业大学经贸学院张建华先生在其所著《经济学——入门与创新》(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8月)中比较系统完整地介绍了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并根据其个人研究成果,作了相当的补充和完善,构成了一个有一定独创特色的比较完整的经济学方法论体系。1.观察与实验
观察与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开始,其中,“观察”是指在不进行人为干预的前提下,将实际发生的经济现象及其过程客观地记录下来。“实验”则是在某种人工控制条件下,小范围模拟现实经济现象,并据此对现实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和推断。
一般来说,经济现象是不可逆的随机过程,因此,经济学研究只宜使用观察法,而不宜使用实验法。例如,一个农民率先栽种苹果发了财,于是推而广之,号召广大农民群起效仿,结果并不会使所有农民都发财,而是导致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大家都赔钱。不过,有时候经济学家也进行实验。例如,一个农民率先栽种苹果发了财,于是在周围局部范围内推广,结果许多农民都跟着富了起来。奥妙在于,一个较小的局部范围内,各种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比较相似,外部大环境相对稳定,从而经济过程的可重复性比较大。
在观察和实验时,需要掌握一定的科学调查统计技术,如全面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等。由于经济信息常常涉及到人的切身利益,当事人常常会有意无意、或多或少地隐瞒甚至假造数据和事实,因而为了获得确切的事实材料,还需要掌握必要的访谈技巧,一般的原则是拉近感情、隐蔽企图、旁敲侧击、催人入眠、多方印证。此外,还要注意有意识地发现问题。所谓问题,主要是一些与众不同或违反常理的奇异现象。如一个村经济发展很快,或很慢,与周边村庄形成显著的对照,就值得研究一下,这个村为什么发展这么快或这么慢?善于发现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基本功。其中,最主要的是保持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不轻信他人,不迷信权威。
2.个人探索与文献研究
]通过观察与实验发现问题之后,下一步就是分析和探讨问题的原因及其内在机制。从根本上来说,这只能靠个人探索,并提出自己独立的见解。但是,强调个人探索,并不等于将自己封闭起来单干独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前人已经做了大量研究,积累了大量文献资料,这使得后人能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更有效率地开展研究。因此,在开始分析某一个现象或问题时,第一步要做的就是下工夫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了解前人研究成果,这已经成为现代科学研究的基本范式。
3.理论模型
科学研究从形式来看,就是对通过观察与实验得到的经验数据材料,加以概括和抽象,建立相应理论模型(Theoretical model)的过程,也就是要抓住现实对象最主要的本质特征,忽略其它非本质的细枝末节,将现实对象予以简单化、理想化。例如,“市场经济”就是一个最基本的理论模型,它包括一系列假设:如假设厂商和居民都是有理性的,都要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假设市场上具有众多的厂商和居民户,从而每一个厂商和个人都是既定市场价格的接受者,都不能操纵市场价格;假设资源可以自由流动;假设厂商和个人能够及时、方便、轻易地获得所有各种市场信息等等。
在研究中建立理论模型,可以使问题大大简化,提高研究效率。但同时也会导致理论常常与现实脱节。因此,经济学研究结论一般不能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直接套用。如西方经济学理论研究结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实现最佳资源配置”,就与现实不完全相符。
理论模型可以用文字描述,也可以用数学公式(Mathematics formula)表达。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般倾向于应用数学公式,其基本做法是:将所有研究对象都称为“变量”(Variables),然后先做出一定的假设(Hypothesis),通常假定除所要研究的少数几个主要变量外,其它所有变量和外部条件都不变(Other things constant,或Ceteris paribus),在此假设前提下,再以有关数据材料为基础,通过逻辑分析和统计检验,建立主要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
建立理论模型时要注意“合理假设”。原则上只有无关紧要的因素,才可以忽略不计,或假设为不变。但究竟哪些因素可以忽略不计,哪些因素不能忽略?需要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研究一块石头的下落运动,可以将空气阻力忽略不计;但如果研究羽毛的下落,就不能将空气阻力忽略不计了。
4. 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
所谓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cnonomics),是首先确立一个伦理价值判断标准,然后据此评价经济活动的结果是否符合标准,研究经济活动怎样才能达到所确立的标准,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简言之,也就是回答“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的问题。如以经济增长问题为例,若用规范经济学来分析,就是:首先确立一些理想的经济增长标准,如经济增长应该“稳定”、“可持续”、“促进充分就业”、“保持物价稳定”、“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等等,然后再看现实经济增长是不是符合这些标准,如果不符合,再考虑应该怎样进行调整,等等。
所谓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是试图摒弃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现象各变量之间客观存在的相互联系和规律,分析、预测各种经济行为可能带来的各种后果,据此提出自己的政策建议。它要回答的是“是什么,不是什么”的问题。如仍以经济增长为例,按实证经济学方法,就是首先搜集一些历史统计资料,然后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探讨经济增长是怎样实现的?哪些因素促进了经济增长?等等,至于这种经济增长是好还是坏,则置之不理。
目前,西方经济学家一般倾向于实证经济学方法,但并不完全排除规范经济学,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是,他们拥护资本主义制度。
5.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
均衡分析(Equilibrium analysis)是假定经济变量的运动总是趋向于均衡状态,据此研究经济现象如何达到均衡。如西方经济学均衡价格理论,就是假定商品价格总有成为均衡价格的趋势,然后用“价格调节供求,供求影响价格”这一市场机制来阐明均衡价格是怎样形成的。非均衡分析(Unequilibrium analysis)则认为,经济变量并不一定趋向于均衡,均衡是偶然的,非均衡才是经常的。据此研究非均衡条件下,各种经济变量的变化和运动规律。其基本分析方法被概括为“短边法则”(Law of scarce side):即经济变量的数值取决于最短缺的因素。仍以商品价格为例,按非均衡分析方法,并不一定会成为均衡价格,在多数情况下,商品不是供过于求,就是供不应求,只有偶尔情况下,才会实现供求均衡,达到均衡价格。当商品供过于求的时候,其价格由需求来决定,即所谓“买方市场”(buyer's market);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由供给决定,即所谓“卖方市场”(Seller's market)。
目前西方经济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均衡分析方法。如微观部分的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均衡、厂商均衡,宏观部分的国民收入均衡,都贯穿了均衡分析思路。作为一个系统,社会经济内部诸因素之间客观上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因此均衡分析作为一种基本的经济学方法得到普遍应用,是很自然的。但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系统内部结构是相当松散的,并且经常处于变动中,包括各因素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也都在不停地变化,因而非均衡分析的思路也很值得引起重视。
6.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Static analysis)和动态分析(Dynamic analysis)最早是挪威经济学家弗瑞希于1933年发表《动态经济学中的扩散问题和冲击问题》一文中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划分的。但时至今日,经济学界常常将二者常常混淆在一起,导致许多纠缠不清的是非争论。对此,张建华先生提出了如下观点:
静态分析是在假定其它条件不变(Other things constant,或Ceteris paribus)的前提下,以某些经济变量为自变量(不是以时间为自变量),研究作为函数的另一些经济变量随作为自变量的经济变量取值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它是一种组合选择分析,其中自变量与函数的不同取值之间是一种并列关系,不存在时间先后顺序和前后演替关系。这种分析体现的是机械论(Mechanism)思维方式,它假定其它因素都不变,只有一种或几种可变因素,在此前提下,孤立地研究可变因素对经济现象的影响,并把这种影响看作是某种铁定不变的精确关系。
如以需求定理为例,假定其它条件都不变,只有价格与商品需求量在变化,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