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
毛利 gross profit商业企业商品销售收入减去商品原进价后的余额。净利的对称,又称商品进销差价。因其尚未减去商品流通费和税金,还不是净利,故称毛利。在中国,工业品进销差价系指同种产品的出厂价与批发价之间的差额 (批发价与零售价之间的差额称批零差价 ),农副产品进销差价是指同种农副产品的产地收购价格与产地批发或零售价格之间的差额。若毛利不足以补偿流通费用和税金,企业就会发生亏损。毛利占商品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的百分比称毛利率。毛利率一般分为综合毛利率、分类毛利率和单项商品毛利率。商品销售毛利率直接反映企业经营的全部、大类、某种商品的差价水平,是核算企业经营成果和价格制订是否合理的依据。
毛利率的计算是:(不含税销售收入-不含税成本)/不含税销售收入。
假定某商品成本单价为12元(不含税),售价为15元(含税),该商品的毛利率:1、17%税率的一般纳税人,则该商品不含税销售收入=15/1.17=12.82元;2、该商品毛利率=(12.82-12)/12.82=6.4%
二、民族
毛利族 Māori毛利族是新西兰的少数民族。属蒙古人种和澳大利亚人种的混合类型。使用毛利语,属南岛语系波利尼西亚语族。有新创拉丁文字母文字。信仰多神,崇拜领袖,有祭司和巫师,禁忌甚多。相传其祖先系10世纪后自波利尼西亚中部的社会群岛迁来。后与当地土著美拉尼西亚人通婚,发生混合,因此在体质特征上与其它波利尼西亚人略有不同。19世纪初英国人入侵前约有20多万人,分为50个部落,有部落联盟。原始公社开始解体,阶级分化明显。社会以父系大家族公社为单位,有的开始向大家庭过渡。采用夏威夷式亲属制度即伯叔父与生父同一称呼,伯叔母和生母同一称呼,侄甥与儿女同一称呼。经济以农业为主,行刀耕火种;部分人从事渔猎和采集;手工业发达。殖民时期惨遭屠杀,人口一度锐减。1907年新西兰独立后,民族权利受到尊重,人口逐渐回升。现代毛利人已接受英裔新西兰人的影响,社会、经济和文化均已发生变化,多会讲英语,许多人进入城市当雇工。部落界限已被打破,民族意识开始形成。民族文化得到复兴和发展。
毛利人约于一千年前由太平洋中部,从传说中的哈瓦基乘木筏迁徙至此,并从此定居。今天,生活于城市的毛利人,依然继承了毛利的传统文化。他们对族人聚首的时刻,如葬礼尤为重视,分散各地的家人都珍惜会面的难得时刻,总趁机回乡。说毛利人一旦离开人世,便会与祖先会合,并凭着他们赐给的力量,赋予子孙精神力量与指引。毛利人极重视他们的传家宝物,如权杖、绿玉项链等,深信它们蕴藏看祖先的灵气。他们会将这些家传之宝传给世代子孙。过去,毛利人与他们居住的环境有极密切的关系,并创造及流传着许多相关的神话传说,如森林之神及大海之神等。透过传统歌曲舞蹈流传坊间,成为今日毛利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份。《怀唐伊条约》的签订,保留毛利人的土地及其他资源的拥有权,使这种独有民族的文化精粹得以保存,现在成为新西兰一大旅游特色。
在新西兰,你会时刻感觉到毛利文化的存在,一个民族的文化深深地影响了整个国家的生活。同样,其中毛利人的碰鼻礼和纹面广为我们所熟悉。
三、语言
毛利语是新西兰土著毛利人的语言,也是新西兰的两种官方语言之一。另两种官方语言为英语和新西兰手语。毛利人从太平洋诸岛来到新西兰之后,语音基本上变化很少。基本上各地的人都可以沟通无碍。文字与发音
毛利语采用拉丁文字,只有15个字母,分别如下:
元音:A, E, I, O, U
子音:H, K, M, N, Ng, P, R, T, W, Wh
当中“R”是颤音,“Wh”基本上发/f/音或/Φ/音,但北部亦有发/h/音或/hw/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