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路出家的投资银行家:华尔街10年变迁内幕
作 者: (美)尼 著,贝多广,叶扬,覃扬眉 译出 版 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1
字 数: 233000
版 次: 1
页 数: 237
开 本: 16开
印 次: 1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508612416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管理 >> 金融/投资 >> 投资 融资
定价:¥38.00
编辑推荐
一个意外踏入投资银行界的门外汉,摇身变为可以呼风唤雨的投资银行家,一群神秘、富有、极具权势的投行精英,周旋于商业巨头,超级富豪、实力玩家之间,演绎了一场从辉煌到幻灭,极富戏剧性的行业巨变。次贷危机愈演愈烈,美国再次爆发金融“海啸”,全球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证券业巨头美林证券面临收购,华尔街五大投行仅剩两家,是否还会有更多的金融机构倒下?
风雨飘摇的投资银行业究竟发生了什么?曾经呼风唤雨的投行精英未来路在何方?本书首次揭开投资银行业的内幕,让外界得以窥见金融业背后的真相!
内容简介
过去的10年,见证了投资银行业的热闹纷呈,也交替着经济的繁荣与衰落。高盛、摩根士丹利、美林、雷曼、贝尔斯登,这些响当当的名字曾经让无数聪明而富有野心的年轻人心生向往、顶礼膜拜。投资银行家这群神秘、富有、极具权势的社会精英,是如何操控价值上百亿美元的大宗并购,影响商业巨头、企业财团重大商业决策的?本书作者乔纳森·尼是一个半路出家的投资银行家。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进入了华尔街极具声望的高盛银行,而后跳槽到摩根士丹利。他见证了这个行业经历的一段特殊时代——因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而出现惊人业务量的时代,一个令人振奋的年代,以及之后随泡沫破灭而出现的灾难。作者以促人深省的幽默和无所畏惧的坦诚,揭开了投资银行家的神秘面纱,展现了投行业的原始面貌,让我们得以一窥那些充满魅惑力的故事——藏于华尔街最有权势的公司背后的故事。
作者简介
乔纳森·尼,精品投行(Boutique Investment Bank)的合伙人,同时也是哥伦比亚商学院传媒课程项目的负责人和金融经济学系的兼职教授。《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等媒体的撰稿人。目录
译者序前言
第一章 与投资银行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第二章 半路出家的投资银行家
第三章 独立王国
第四章 “问西德尼·温伯格吧”
第五章 投资银行家到底在干些什么
第六章 并购文化
第七章 约翰·桑顿的崛起
第八章 摩根士丹利
第九章 门面已破
第十章 天才银行家的戏剧人生
第十一章 代表买方
第十二章 为能人准备好红地毯
第十三章 投资银行高层
第十四章 精英神话
第十五章 中小公司之王
第十六章 漫长的道别
尾声 寻找西德尼·温伯格
媒体评论
本书以流畅的译笔在告诉国人:国际投行头上的光环已暗淡了些,本是无可非议、利润至上的投行,同样是把“双刃剑”。读罢此书值得玩味:如何抵消“韧锋”所指、冲击一国经济稳定的负面影响?——夏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
译者以生动的语言,将作者作为投资银行家的职业生涯展现给中国的读者,使对投资银行感兴趣的人,能够了解投资银行家神秘、炫目和充满诱惑背后的真实生活和巨大利益驱动的文化价值理念。相信读者阅后会对“挑战”、“雄心勃勃”、“社会精英”、“资本运作”等与投资银行家紧密相连的词汇有新的诠释和理解。
——汪建熙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投资银行家们一向声称,他们用知识和不断创新的工具,促进了全球资源的更有效配置;但通过阅读本书,我们也看到了,在经济金融化、资产证券化的大潮中,投行的传统价值——专业、诚信、长期化的客户关系,已经被短期利益严重侵蚀,不少投行的行为都在异化和变质,并成为扭曲的“资产依赖型经济”的一部分。这本生动而严肃的著作,让我们清醒,让我们反思。
——秦朔 《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
本书作者乔纳森·尼通过一个业内人的视角,以风趣而不失严谨的笔调,详尽记录了投资银行业十几年来的变迁,描绘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揭开了投资银行家这群社会精英的神秘面纱,是迄今为止国内出版的有关投行业的书籍中,难得一见的佳作!
——关文 《上海证券报》总编辑
这是我目前看到的最为精彩的关于投资银行家的一本书。它非常生动地告诉人们投资银行家的功能及角色,对于人们深刻理解金融业及投资银行业乃至宏观经济,都非常有帮助。译者贝多广先生确实对投资银行实践及学术都有自己独特的眼光,选准了这本好书,值得读者感谢。
——魏杰 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书摘插图
第一章 与投资银行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希斯顿集团!”一个顶着秃脑袋的庞大身躯出现在我桌前,咆哮着。
我正吃着午餐,突如其来的叫喊差点让我噎着。如果不是那声叫喊,今天将和信孚银行伦敦办公室往常的气氛一样在平静中度过。这个家伙叫安德鲁‘凯彼曼(Andrew Capitman),从美国转过来的并购高级经理,他在那儿幸灾乐祸地冲我咧嘴笑着。我张着塞满了馅饼的嘴打量着这个家伙。很明显,他期望我理解这个名词的深刻含义。也就是几秒钟窒息般的沉默,看到我一脸无知的表情,他的笑容消失了。
“鸡肉。”他更大声地又蹦出一个词,显然有点恼怒,觉得这么重要的事不应该需要解释。
“哦,是的,不错。”我小声结巴着回答,脑袋里其实并没有想出来他说的是什么。
我从来没有认真想过当一名投资银行家,去读商学院原本只是一次玩乐。1983年到1984年间,我在都柏林的圣三一学院念书,拿着扶轮基金会给予的全额奖学金。当我意识到必须找点事情做的时候,学习生涯也结束了。我很想主修哲学,但又希望有一天能将伟大的理论用于实际用途,于是最终选择了申请去耶鲁的法学院读书。之后,有人告诉我说斯坦福大学是商学院里的耶鲁法学院。我并不理解这句话确切的意思,但可以感觉出它意味着去斯坦福学习有一定难度。我对MBA的兴趣,完全来自于有着哲学思想的年轻人对“职业经理人”这个词居然成为现代文化标志所表现出来的怀疑态度。更通俗地说,我喜欢这样的想法:等我有了MBA证书之后,就没有人可以因为拥有一个时髦的MBA头衔而胜我一筹。
同时进入这两所大学之后,我不断通过电话与别人联系并且很快认识到,不管这两个学校在某些方面如何相似,但在满足学生的需求方面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耶鲁法学院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几乎愿意做任何事,而斯坦福大学只想学生乖乖地被动接受。最后,我发现如果把在斯坦福大学的时间延长一年,那么第三年就可以在耶鲁度过,并且在斯坦福的许多学分可以重复计分,这样我要比在同一个学校里通过传统方法取得法学博士/工商管理硕士(JD/MBA)双学位的学生节省很多时间。我在大洋两岸同时求学,先是在帕洛阿尔托连续待了两年之后又到纽黑文待了一年。这是个很好的主意,我在两个不同的地方居住,并且轻易获得MBA学位,这是全盘思考的额外奖励。
我的第一份(当时认为可能是最后一份)投资银行工作就是1987年在伦敦的信孚银行的暑期实习,也就是现在整天讨论鸡肉的地方。许多圣三一学院的同窗好友来到伦敦,我也在市场上寻找一份高薪工作好让自己有机会跨过大西洋去工作。信孚银行当时正竭力想挤进一流投资银行的行列,对暑期实习生的态度要好过那些一流的投资银行。另外,他们提供的薪酬也相当慷慨——就像商业银行将员工派到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待遇——居然对伦敦的暑期实习生也是如此。除每周1000美元的薪水,我还在高尚社区Sloane街得到了一室一厅的漂亮公寓房,那里提供清洁服务,还可以无限制地使用电话,另外还有每天50美元的免税生活补贴。待遇真的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