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伯的学习圈理论简介
大卫·库伯(David kolb)在总结了约翰·杜威(John.Dewey)、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1890~1947)和皮亚杰经验学习模式的基础之上提出自己的经验学习模式亦即经验学习圈理论。他认为经验学习过程是由四个适应性学习阶段构成的环形结构,包括具体经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念化,主动实践。具体经验是让学习者完全投入一种新的体验;反思性观察是学习者在停下的时候对已经历的体验加以思考;抽象概念化是学习者必须达到能理解所观察的内容的程度并且吸收它们使之成为合乎逻辑的概念;到了主动实践阶段,学习者要验证这些概念并将它们运用到制定策略、解决问题之中去(Sugarman,1985)。学习过程有两个基本结构维度,第一个称为领悟维度,包括两个对立的掌握经验的模式:一是通过直接领悟具体经验;二是通过间接理解符号代表的经验。第二个称为改造维度,包括两个对立的经验改造模式:一是通过内在的反思;二是通过外在的行动。在学习过程中两者缺一不可。经验学习过程是不断的经验领悟和改造过程。库伯的学习圈理论的基本观点
第一,任何学习过程都应遵循“学习圈”。学习的起点或知识的获取首先是来自人们的经验(experience),这种经验可以是直接经验即人们通过做某事获得某种感知,或借用哲学的术语说,就是“对世界图景的第一次粗略地把持”。当然这种也可以是间接经验。因为人们不可能在有限的生命周期内将世界的每一件事都“经验”过一次。有了“经验”,学习的下一步逻辑过程便是对已获经验进行“反思”(reflection),即人们对经验过程中的“知识碎片”进行回忆、清理、整合、分享等等。把“有限的经验”进行归类、条理化和拷贝。然后,有一定理论知识背景和一定理论概括能力的人便会对反思的结果从理论上进行系统化和理论化,这个过程便进入了学习的第三阶段——“理论化”(theorization),如果说前面两个阶段是知识的获取的充分条件,那么,这个阶段的学习对于知识的获取则是充分而又必要的条件。库伯认为,“知识的获取源于对经验的升华和理论化”。理论化阶段,学习者要做的工作很多,包括要将过去的分析框架即类似于某种“应用程序”从大脑“存储器”中暂时“打开”对反思的结论即相关文本进行处理,得到人们所希望得到的结果。学习圈的最后一个阶段是“行动”阶段(action),可以说,它是对已获知识的应用和巩固阶段,是检验学习者是否真正“学以致用”,或是否达到学习的效果。如果从行动中发现有新的问题出现,则学习循环又有了新的起点,意味着新一轮的学习圈又开始运动。人们的知识就在这种不断地学习循环中得以增长。第二、学习圈理论强调重视每一个学习者的“学习风格”的差异。库伯认为,由于每个人的内在性格、气质的“差异性”,以及生活、工作阅历、教育知识背景的“差异性”,从而导致每个学习者的“学习风格”的“不一致”。根据学习圈理论,可以将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大致的分为四类:经验型学习者、反思型学习者、理论型学习者和应用型学习者。库伯认为,这四种类型的学习风格不存在优劣的价值判别,它们之间有一定的互补性。正因为如此,在设计教育和培训项目时要考虑到这种差异的存在。
第三、集体学习比个体学习的效率高。集体崇尚开放式的学习氛围;反对把学习看作孤立和封闭的行为;倡导学习者之间的交流、沟通;重视学习者的相互启发、分享知识。正因为学习者的不同学习风格,才有了他们对某种事物看法的不同观点,思想碰撞中“知识得以增长”。不同思想的“交换”使得每个学习者得到更多的思想。毋庸赘言,这种集体学习的学习模式更有利于知识的生产和传播。
库伯的学习圈理论对培训的意义
对Kolb经验学习圈理论,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其一,完整的学习过程包含了具体经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念化——积极实验4个阶段;其二,不同的人在学习风格上存在个体差异,不同学习风格的人对于各个阶段的偏好不一样,他们在各个阶段中学习的效果也有不同。鉴于此,培训讲师在设计课堂上的培训活动时,应当在经验学习圈理论的指导下,依照让学员获得体验——引导学员进行反思——过渡上升到理论知识——引发学员将培训所得应用于实践这样的4个步骤设计并实施培训,这样做的好处概括起来有(1)确保培训活动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研究证明,如果遵循了这个学习过程,人们的学习更为有效,学习成果保留的时间会更长,还会有利于培养更有效的行为技能。
(2)如何按照学员的特点和需要实施培训,是长期以来困扰培训讲师的一个难题。将培训按照经验学习圈进行设计和实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兼顾到各种学习风格的学员的学习兴趣及学习需求,达到培训收益最大化。
(3)依照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来实施培训活动,将有助于不同学习风格的学员在自己不擅长的学习阶段里逐步弥补自己的不足,毕竟各种风格都有长处和短处。课堂上学习风格各异的学员在完整的学习过程里,会潜移默化,相互感染,彼此欣赏,取长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