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毓瑚

生平简介

  王毓瑚(1907—1980),字连伯,河北省高阳县人。生于1907年4月16日,卒于1980年11月27日,享年73岁。农业史学家、经济史学家、农业教育家、农书目录专家。
  王毓瑚于1925年赴欧洲寻求知识,先在德国波茨坦市立高级中学就读,随后进入慕尼黑工业大学主攻经济学;1929年,转入法国巴黎大学经济系;1933年,取得经济学、统计学和新闻学三科毕业证书;回国后,历任河北省立法商学院经济系讲师、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经济系讲师、国立编译馆编审、国立复旦大学经济系教授等职;1946年,被聘为国立北京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学系教授;1949年9月,出任北京农业大学农业经济学系教授;1952年至1980年,兼任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馆长。由于他在中国古农书整理和农业史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因而他曾被选为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和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名誉理事。
  王毓瑚的研究工作与学术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年以前从事经济思想史和中国经济史的研究;第二阶段,是1952年以后致力于中国古农书整理和农业史研究。在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研究方面,他将教学与研究的重点放在中国经济思想史上。他在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方面的贡献,表现为熟谙西方经济思想史,同时有很深的西方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根底,并潜心于中国经济思想史的不断探索。其所著经济史的著作,独具一格。例如,专著《秦汉帝国之经济及交通地理》不仅是对经济史研究的重要贡献,而且就是从事秦汉史研究的学者也颇为称道。
  关于中国经济的发展,王毓瑚明确指出中国早期历史上的工商业者基本上未真正从事产业经营,而是在流通领域活动。因此,中国社会不会发展成为资本主义。显而易见,他在经济思想史领域的独到见解,展现了其深厚造诣。他在中国古农书整理和农业史研究方面做出的开拓性贡献,进一步显现了其研究功力。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他整理、校注了多种中国古代农书,并撰写了《中国农学书录》一书。《中国农学书录》是研究中国农业史的必备之书。日本研究中国农业史的著名学者天野元之助先生对此书颇为推崇。1975年,日本龙溪书舍将王毓瑚的《中国农学书录》与天野元之助的《中国古农书考》合刊,作为纪念中日友好交流的学术著作隆重出版。在中国农业史研究方面,他亦是硕果累累,撰写了10余篇学术论文,编写了《中国畜牧史料集》一书。20世纪70年代后期,他又开始了比较农业史、农学思想史和世界农业史的研究。
  王毓瑚兼任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馆长近30年,做出过重要贡献。他认为,大学图书馆馆长要代表教师使用图书文献的利益和要求。关于图书馆的建设,他竭力主张应将图书馆办成一个师生皆欢迎的图书馆,办成一个具有专业藏书特点的图书馆,办成一个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图书馆。
  王毓瑚以见解精深、哲理深邃并勤于切磋琢磨而闻名,并赢得农史界名家与后辈的尊敬。因而,学校其它学科的学者们称他为“饱学之士”。他在如何对待事业、如何对待工作、如何对待科研方面,为后人做出了榜样。
  在开拓农史学科的前辈学者中,有“东万、西石、南梁、北王”之说,分别指分处四方的农业部属四个重点农史研究单位的学科带头人。东是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1955年成立,位于南京,受南京农大及农科院双重领导)的万国鼎(1897—1963);西为西北农业大学的古农学研究室(1956年成立,地处陕西武功)的石声汉(1907—1971);南为华南农大的农业历史遗产研究室(1978年成立,位于广州)的梁家勉(1908—1992);北则是北京农业大学的农史研究室(1978年成立)的王毓瑚先生。这四位先辈虽都是中国农史学界德高望重的饱学之士,但先生与之相处却能摆脱过去文人相轻的常有陋习,尽管治学的重点与方法不同,却能做到互相砥砺切磋,相互敬重。在“文化大革命”中这四所重点研究室的学科带头人大多受到过冲击,“文化大革命”后农史学科重又得到恢复发展,但东、西、南、北四大家中只剩下南梁北王两位,真是物是人非。为了了却发展繁荣农史学科的夙愿,他们同以前所未有的激情,用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研究写作。
  先生后期的生活与工作条件十分窘困,1972年因患肠癌获准从延安返京,加以有心脏病在身,未去一度更名华北农大的涿县农场。但居所是由原来的工棚改修而成的简易平房,面积不足20平方米,生活、写作乃至接待来客均在是处。这一陋室竟一住就是八年有余,直至逝世前半年方得迁回原住处。而且,难与前述三处相比的是北农大下属的这一单位,既无编制,又缺经费,地点也是位于图书馆作为馆长的先生的办公室。研究助手先后有过一二人,也仅是兼任,而非专职。先生以一己之力毕生支撑着这一困局。严格说来,其助手原来功底因所学不属文史,先生以其热忱耐心,循循善诱的教导,才逐年使其有所提高,而后方能典见列为农史研究队伍中的成员。先生就是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先生多年辛勤研究的成果,除已刊的论著,在先生仙逝后25年,方始由其哲嗣汇编为《王毓瑚论文集》(以下简称《文集》),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印发。文集共收论文44篇,上篇侧重农史,下篇是有关经济史等的论著。文集的出版有益后学并可昭彰先生的学术业绩,自不待论。而有关先生治学为人的一些特点,如认真研读这些论文,也能从中窥察出有助于理解其根由之处。如先生青壮年去西方留学多年,学成后归国却以中国历史上的经济及农业问题为研究重点,这似近乎学非所用,而又略今详古,偏离通常认为热点难点的现实问题。文集所收论文近半数是先生未刊之作,与同代学人相比,以先生的苦学博识,其成果不仅使人有偏少之感,而又何以大多宁愿深藏,经推敲再三,方始分寄师友及后辈,征求意见而不轻率发表。力求其尽善而后已,在学术上对自己的这种严格要求充分体现了其严谨有加、务实求真的学风。

人物传略

  王毓瑚传略
  作者:杨直民
  载《王毓瑚论文集》
   王毓瑚,农史学家、经济史学家、农书目录专家。早期从事经济思想史和中国经济史的研究、著译,后期致力于整理、校注古农书,推进农业经济史和农业技术史的研究,肇端于比较农业史、农学思想史、世界农业史的研究,并在培养农史研究人才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王毓瑚,字连伯,1907年4月16日生于河北省高阳县西田果园。父亲王树屏,清末毕业于北京京师大学堂译学馆,一生淡泊名利,青壮年时受维新思想的影响,曾经致力于提倡教育、妇女解放之类的工作。1911年后,一直在当时教育部任部员,也曾兼任中学教员。王毓瑚1915年离开河北高阳农村老家到北京上学,跟着依靠工薪为生的父亲生活。20世纪初的河北高阳,以远近闻名的高阳土布为主要输出品,当时以家庭为主的纺织业,已抗不住洋布的倾销而日益衰微,濒临破产,而当地从事贩运的商贾,仍在苦撑挣扎,遍迹南北以至海外。那时北京学界思想日趋活跃,他父亲又是京师大学堂译学馆毕业的新型知识分子,这些对少年王毓瑚有着耳濡目染的重要影响。同时对他发奋求学以及国学及外语基础的奠定也都有着良好的作用。青年的王毓瑚怀着求知救国的宏愿,于1925年奔赴欧洲,靠打工收入和亲友资助,先在德国波茨坦(Potsdam)市立高级中学学习,随后想学习工程技术,又感到当时中国经济方面困扰尤重,所以在进入慕尼黑(Munchen)工业大学时,便把攻读方向改为经济学。当时德国的经济学以逻辑严密和追求体系完整见长;而法国的经济学却以求实,深邃与自由活泼著称。为了更深入地领悟西欧经济思想的发展,加以维持求学经费上的原因,他于1929年转去法国,人巴黎(Paris)大学经济系。他强烈的愿望是在国外尽多寻找新知,来日以报效祖国。至1933年毕业时,已获取经济、统计、新闻三科的合格证书。
  在德国、法国近9年的留学生活,王毓瑚对西欧数国经济发展特点与规律已有更深的了解。1933年回国后,所见所闻使他对每况愈下的官僚政治完全丧失了信心,决定与鱼肉百姓的当政者保持距离,走自己学术研究的路子。1934—1935年担任河北省立法学院经济系讲师,1935—1937年任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西北农业大学的前身)经济系讲师。抗日战争期间,他几经辗转到了重庆,1939—1944年任国立复旦大学经济系教授。1946年返回当时的北平,被聘为北平大学农学院教授。他在几所大学和国立编译馆,曾致力于讲授中国农业史,欧洲土地制度、经济思想史、普通经济学、中国经济史课程,主持农业经济专题讨论。编辑中国经济史资料,翻译外国经济学著作。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平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华北大学农学院、辅仁大学农学系等院、系合并组建成北京农业大学。他被聘为北京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系教授,曾开设政治经济学、农业史、中国近代农业经济史等课。从1952年起,至1980年逝世,长期兼任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馆长,为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的建设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他在农书古籍整理及农史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曾被推选为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名誉理事,被聘任为农业出版社顾问。
  王毓瑚的学术活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1949年以前从事经济思想史、中国经济史的研究。二是1952年全国农经系教师在北京农业大学卢沟桥农场参加农业经济讲习班之后,王毓瑚把研究重点转向古农书整理与农业史的研究,并在农史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发展了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的研究
  王毓瑚熟谙西方经济思想史,回国后,取西方经济思想史研究方法的长处,结合对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探索阐释,把教学、科研的着力点放在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上。曾发表《秦汉帝国之经济及交通地理》、《唐代岭南产银与货币经济发展之关系》,出版了《管子传》,从德文翻译了《经济学解》、《经济之四种基本形态》。1939—1944年在国

关于王毓瑚

的相关词条
张心一
安体富
于光远
陈洪波
大卫·李嘉图
约瑟夫·熊彼特
罗飞
约翰·贝茨·克拉克
保罗·萨缪尔森
陈振汉
王叔云
米尔顿·佛利民
弗里德里克·哈耶克
大卫·休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