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翰笙

  陈翰笙,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农村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世界历史学家、国际活动家。30年代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的创始人。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研究中国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以第一手的农村调查材料论证中国农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指明中国农业发展的道路。

陈翰笙-个人简历

  1897年2月5日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县城内城头弄。
  1909年考入长沙明德中学。
  1915年赴美留学,考入美国马萨诸塞州赫门工读学校。
  1916年考入洛杉矶珀玛拿大学。
  1920年任芝加哥大学研究院助教,获硕士学位。
  1922年波士顿哈佛大学学习,后到德国柏林大学史地研究所边工作边学习。
  1924年获柏林大学博士学位,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
  1925年经李大钊介绍参加国共合作时期的国民党。
  1926年发表《三月十八日惨案目击记》(《独立评论》1926年3月27日第3卷第67期)。
  1926年7月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顾问。
  1927年10月任莫斯科共产国际农民运动研究所研究员。
  1928年5月到商务印书馆编译所,负责审定《万有文库》有关书籍。发表专着《中国农民负担的赋税》(《东方杂志》1928年10月10日第25卷19期)。
  1929年主持制定无锡农村经济调查计划,7月由中央研究院社科所组成调查团,进行三个月实地调查,写成调查报告,并发表专论《亩的差异》。
  1930年出任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并兼铁道部顾问,发表《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东北的难民与土地问题》研究报告。与北平社会调查所合作,对河北保定清苑进行农村经济调查。
  1933年对广东进行农村调查。发表《广东的农村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出席在加拿大召开的太平洋国际会议,提出英文论着《中国当前的土地问题》。与吴觉农等人发起成立“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担任理事长。
  1935年任苏联东方劳动大学研究员。经王明、康生介绍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6年在纽约出版《中国的地主与农民》(英文版)。担任纽约太平洋国际学会《太平洋事务》季刊的编辑工作。协助饶漱石在纽约创办《华侨日报》。
  1939年在香港协助宋庆龄办工业合作运动,任工合国际委员会秘书。
  1941年以后任桂林师范学院西文系主任、西南商专教授,担任广西建设研究会研究员。
  1946年任华盛顿州立大学特约教授。完成《工业资本与中国农民》、《西双版纳的土地制度》在纽约出版。
  1950年完成《印度和巴基斯坦经济区域》,1月底受周恩来邀请回到祖国,任外交部顾问、外交学会副会长、中印友好协会副会长、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并兼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世界史组负责人。
  1952年与金仲华共同主持英文期刊《中国建设》的编辑工作。
  1978年以来,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顾问和世界历史研究所名誉所长,农业经济、南亚以及社会科学情报等研究所学术委员。任北京大学、外交学院兼职教授,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导师。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卷编委会主任。

陈翰笙-求学生涯

  陈翰笙, 1897年2月5日生于江苏省无锡县城。父陈浚,前清生员,曾参加辛亥革命。陈枢幼年就读于无锡东林小学,后随父母到长沙,人爱国人士创办的明德中学,受同盟会会员、南社诗人、历史教师傅荣湘的思想影响很深。1915年母亲看他才智过人,变卖首饰送他去美国深造。
  出国工读获得美国硕士和德国的博士学位
  到了美国,先考入东北部马萨诸塞州赫门工读学校,一面学习,一面参加种菜、养鸡等劳动。1916年夏考入洛杉矶珀玛拿大学,原想选读植物学科,因视力差看不清显微镜下的观察物,改学地质学,同样看不清地形地质图。一年后,接受导师卫斯特加德(后任美国历史学会会长)的劝告,改学欧美历史,并协助导师阅卷,假期出校打工得点收入。1920年毕业后,转入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任助教。那时,俄国10月革命震撼世界,陈枢很想找机会去看一看,便抓紧机会学俄文。这为他后来去第三国际工作准备了条件。他在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工作期间,以《五口通商茶叶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为题,写成硕士论文,论述“五口通商”后,中国的茶叶主要由广州出口,而产地则分布在浙江、福建,从产地运到广州,主要靠人搬运,一般要由几批挑夫分段运输,在漫长的路途上,茶商、挑夫常年络绎不绝,因此,沿途的饮食业、旅店、商店和各种手工业也都迅速发展起来。论文一致获得好评,并授予他硕士学位。在此期间,他还担任中国留美同学会的秘书长,编印《中国留美学生》季刊等一些社会活动。
  1921年冬,美、英、法、德、意、日等国为对远东和太平洋殖民地半殖民地势力范围再分配,在华盛顿召开新的分赃会议,北洋政府派出以顾维钧为团长的代表团参加,留美同学组成后援会监督和声援代表团,阻止他们在丧权辱国的条约上签字,他是这项活动主要参加者。同年,有位无锡乡亲名叫顾淑型也在美国学教育,将要毕业,两人相识后,志同道合,遂结为夫妇。并因在报上发现有同名人,正式改名为陈翰笙。
  1922年春,得奖学金到波士顿哈佛大学学习东欧史。是年秋,因德国马克贬值,为使手中所有的少量美元能维持夫妇俩人较长时间的学习生活,遂改赴德国,他自己进柏林大学史地研究所,随奥托赫契教授研究东欧史,顾淑型攻读德文。1924年夏,陈翰笙以《1911年瓜分阿尔巴尼亚的伦敦六国使节会议》为题的研究论文,获得柏林大学的博士学位。同年秋,蔡元培去欧洲考察,邀请他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

陈翰笙-出任教授

  出任北大教授结识李大钊和第三国际取得联系
  陈翰笙回国后,先在北京大学历史系讲授欧美通史和史学史,后又在法学系讲授美国宪法史,当时他才27岁,是北大最年轻的教授。蔡元培主持北大,实行兼容并蓄的办学方针,不同学派和政治观点都可以上讲台,陈翰笙是受学生欢迎的教授之一。他在北大任教期间,参加胡适、王世杰等创办的《现代评论》,先后发表过55篇文章。1925年5月30日上海发生“五卅惨案”,他积极参加北京学生声援运动,上街游行。并与高仁山一起向李大钊提出参加中国共产党的要求,李大钊告诉他们:“现在是国共合作时期,还是先参加国民党好。”就由李大钊和于树德介绍,加入国民党。
  1926年3月18日,北京爆发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段祺瑞政府卖国行为的革命运动,李大钊领导了这次斗争,陈翰笙和他夫人顾淑型带领学生参加了示威游行,受到反动政府军警的镇压,发生震惊中外的大惨案,当场被打死的学生47人,重伤300余人,他夫妇幸免于难,他根据现场看到的情况,撰写了《三月十八日惨案目击记》发表在3月27日出版的《独立评论》3卷68期上。
  惨案次日,段褀瑞发出逮捕李大钊的通缉令,李大钊和国共两党在北京的领导成员躲进东交民巷的苏联驻华使馆,陈翰笙仍经常与李保持联系,并经李大钊介绍,认识苏联驻华大使加拉罕、文化参赞加托诺维奇,以及俄专教师格里湼维基。受他们的影响和启发,研读《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着作,并了解苏联十月革命后的发展情况。李大钊还介绍他参加第三国际的工作,并为第三国际在柏林出版的《国际通讯》撰写英文通讯稿。
  1926年冬北伐军打到长江,武汉国民政府外交部陈友仁部长,电邀陈翰笙、王世杰、周鲠生前往武汉任外交部顾问,协助政府办理收回武汉、九江英租界。不久,应李大钊电召回到北京。
  1927年“4·12”事变后,白色恐怖笼罩全国,10月李大钊在北京被杀害,陈翰笙处境危险,遂偕同刚由莫斯科学习回国的夫人秘密离开北京经由日本去苏联。抵达莫斯科后,就在共产国际(即第三国际)刚成立的国际农民运动研究所任研究员。20年代末,共产国际内部对中国社会性质问题发生争论,当时主持国际农民运动研究所东方部工作的匈牙利人马季亚尔写了一本《中国农村经济》(1928年莫斯科出版,有中文译本),把争论引向高潮。马季亚尔认为:中国自原始社会解体后,既无奴隶社会,又无封建社会,而只是一种由亚细亚生产方式决定的“水利社会”。到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传人中国后,中国也就成了资本主义。因此,认定中国农村也就是资本主义的农村。陈翰笙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马季亚尔讲的只是农产品商品化的问题,实际上农产品商品化,早在宋代就开始了,如烟草、丝、麻等,但这只是商业资本,而不是工业资本。中国农村基本上是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性质,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社会。虽然,中国共产党1922年第二次代表大会就已经指出,中国社会性质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并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通过这次大争论使陈翰笙深深感到,由于对中国农村经济缺乏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在讨论问题时没有确切有力的材料足以说服对方,因而萌生要对中国农村经济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的责任感。

陈翰笙-农村研究

  阐明中国农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性质
  1928年5月,陈翰笙夫妇回国,蔡元培有意邀他到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工作,由于遭到王世杰反对,只好推荐他到商务印书馆编译所,负责审定《万有文库》有关书稿。1931年商务出版英汉对照的《百科名汇》,其中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和宗教部分就是由他审定的。他还挤时间,就中国农民捐税负担问题,广泛搜集材料,加以统计分析,写成《中国农民担负的赋税》长篇论述,以充分事实,阐明中国的财政负担差不多都放在农民身上。这是他早期关于中国农村经济问题的重要文章之一。他还根据西欧、东欧、俄国、日本的社会发展过程,分析研究了封建社会的农村生产关系,分成赋役制、强役制、工商制,并具体分列出它们的异同,为研究封建社会的农村经济提供了有价值的基础知识,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1930年作为农村经济参考资料出版。
  此外,中国20

关于陈翰笙

的相关词条
厉无畏
陶冬
道格拉斯·诺斯
郭小东
刘遵义
陈锡文
西奥多·舒尔茨
汤敏
吴觉农
千家驹
董辅礽
艾伦·格林斯潘
威廉·恩道尔
劳伦斯·萨默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