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歇尔企业家理论
The Marshall's theory on the enterpreneur
【马歇尔企业家理论的概述】
马歇尔是早期企业家理论的集大成者。马歇尔在19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建立起以供求均衡价格为中心结构的理论体系,其中,以生产费用论来确定供给价格。马歇尔理论中的生产费用,除沿袭了生产三要素外,还认为资本中所包括的“组织”应被区分出来,作为单独的一个要素。马歇尔正是在讨论“工业组织”的管理问题时,阐述了他的企业家理论。
【马歇尔企业家理论的实质】
马歇尔的企业家理论也像他的均衡理论一样,具有用折衷主义手法对各种理论加以调和、综合的特点,表现为:企业家职能的多重性、企业家概念的宽泛性、企业家定位的模糊性。
马歇尔从考察生产费用中的“组织”因素进而探讨企业家的职能,似乎有其逻辑联系,然而,问题在于,具有这些职能的企业家,在均衡理论体系中, 在经济增长中,具有什么地位和作用?在马歇尔的理论模式里,厂商是在既定的生产函数下,依照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计算出利润最大化的产量,然后以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切点作为坐标来完成既定产量的最佳要素组合。在这种情况下,是不需要企业家,或者说,不需要企业家的能动作用的。按照均衡理论,参与生产的主体,只能以过去制度化的经验为基础,进行简单再生产。如果承认经济的发展,就只能归结为经济领域之外的因素,如人口增加、土地资源开发、技术进步等,属于经济内部的因素就只有积累一项。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也不存在企业家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
可以看出在马歇尔理论体系中,企业家理论和均衡理论的脱节,一方面,是由于他对企业家的界定过于宽泛,没能把握住现代企业中作为职能企业家的特定作用;另一方面,是从静止的观点考察均衡过程,堵塞了探讨经济增长的人的因素。所以,在马歇尔的著作中,虽然认识到经济过程相互联系的客观性,却排斥了企业家个人的能动作用。马歇尔理论上的这两大缺陷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企业家理论和均衡理论的脱节,最早是由熊彼特加以解决的。
【马歇尔企业家理论的主要内容】
在马歇尔时代,欧洲市场经济体制已有高度发展,企业家地位和多方面作用充分显现出来,使马歇尔能从多视角去考察和界定企业家。
马歇尔从企业家作为“中间商人”出发,探讨企业家的本质机能。他认为,生产活动和销售活动是供给适应需求产品的整体过程。一方面,企业家在企业内部担当组织者,使各种生产要素变成适合于需求的商品(即生产制造业),另一方面,企业家以市场为交易途径,使各种商品最终转到最需要的需求者手中(即商业)。概括说来,企业家的作用是把生产要素在企业内组合成商品并将商品以合适的渠道送达消费者手中,企业家是生产要素卖方与产品买方之间的中间人。同时,企业家为了追求成本最小化,必然是运用新技术、采用新形式的创新者。
马歇尔还从对企业家活动的分析中,引导出企业家的另一个重要职能:风险承担者。马歇尔说,企业是以扩大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为目的,企业家在为财货和服务把关定向并使之组织化的过程,也就是从购进、投入商品到产出、实现价值、成功销售商品的过程,承担着各种形式各种来源的风险,从而增加了风险负担。资本,不论其来源于借贷还是来源于自有,一旦经营失败,企业家都要承担由此带来的损失。总之,在马歇尔的著作中, 企业家的各种职能,从企业组织的领导协调者、中间商、创新者和不确定性承担者都作了清晰的论述。
1.在企业家对市场均衡状况的改变方面
马歇尔认为企业家对资源的重新配置是在修正市场的非均衡状态。马歇尔把生产活动看作是根据需求去恰当地调整供给的过程,且市场也是不完全竞争市场,不均衡状态是市场的普遍现象。市场均衡过程不能自动地实现,而是要通过企业家之间在选择生产要素及高效率生产方法的竞争中来实现。企业家将企业家才能用于对其它物质要素所进行的配置和组合只是在延续和维持其原有的均衡状态作为内生变量,企业家的经营管理才能能够修正市场的非均衡状态,解决由于信息不完全所造成的市场非均衡问题。
非均衡状态是市场的普遍状态,企业家的职能就是恢复均衡状态。由于市场信号的不完全及人的有限理性,使市场经常处于一种不均衡状态。为了获得利润,企业家对生产要素进行重新组合和配置,客观上使市场重新恢复到均衡状态。
2.在企业家获得利润的方式及利润的性质方面
马歇尔认为利润是企业组织整体克服风险的报酬,企业家在其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利润是一种“准地租”,具有组织性、连续性和永久性。马歇尔把引进技术革新作为连续性过程加以阐述,他认为企业家利润不是暂时的,而是永久的。利润不是企业家个人偶然的“新组合”,而是来自于企业组织的力量,但他强调企业家在提高企业组织效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企业活动中.随着资本固定化而出现了风险,企业家之所以能将其变成获利的机会,是因为整个企业组织的努力经营克服了这种风险因素。
马歇尔强调企业家要积极主动地承担风险,但他不赞成将利润看成是企业家对承担风险的报酬。把利润看成是对企业家承担风险的补偿,容易使人把承担风险职能从企业家的经营管理职能中分离出来,并将其同企业家的监督职能相混同。最先引进新技术的人,遭遇风险的可能性最大。常常难以获得报酬。如果将企业家分为两类,勇于创新的人和因循守旧的人,一般来说,后一种人常常能直接得到优厚的报酬,而前一种人却并非如此。在资本固定化条件下,拥有某种具体生产设备的人,如果有了有利的市场,便能像有肥沃土地的地主获得高额地租那样获取高额利润,马歇尔将其称为“准地租”,熟练或复杂劳动及技术也具有“准地租”性质。企业家所获得的大部分利润都具有“准地租”性质,特别是规模较大的企业,投资规模大,回收时间长,利润会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剧烈变动。这种情况下,利润并不完全反映企业家努力经营的成果。但从长期看,这种“准地租”会由于长期价格的制定而消失,但它不能从企业家个人的努力经营所获得的成果(经营的纯收入)中消失,这项准地租中包括整个企业组织的贡献;因此,“准地租”具有永久性。
3. 在企业家是否承担风险和不确定性方面
马歇尔认为企业家的重要作用就是承担由资本固定化所带来的风险,风险负担与企业组织中的管理权限之间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马歇尔用资本固定化和库存资本来说明企业家的经营管理活动与承担风险紧密相联,由于无法获得市场供求的全面信息,企业在购进生产要素和销售产品之间必然存在着风险,一般说来,保险公司无法对此进行保险。
在制造业中,马歇尔所说的资本固定化是指用流动资金购买固定资本、原材料和劳动,流动资金转化成的具体生产要素被固定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被固定化的同时,也形成了企业内部组织。如果其它情况相同,一般说来固定化程度越大、回收期越长,风险也就越大;在商业上,企业用资金购买商品,是以库存的形式使资本固定化。在商业资本的循环过程中,同样存在着风险因素。同样,金融业作为制造业和商业的资本提供者,与制造业和商业的关系非常紧密,使其必然要承担制造业和商业资本固定化所带来的风险。此外,金融业还要承担呆账风险。商业和金融业是最能体现企业家敢于承担风险精神的领域。
马歇尔还认识到,风险负担与管理权限之间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当制造商不能承担销售上的风险,将风险转嫁给商业企业时,就必须按一定价格把产品卖给对方,并同时转让商品的销售权。商业企业对库存的重要部分负有责任,在商品转到消费者手中之前都要承担风险。如果建筑业企业家想避免经营上的风险,只能通过转包契约来实现,即把特定的职务权限和风险负担一起转给专门的管理人或中间人。同时,承包商与委托人之间仍然存在着风险负担和管理权限的反向转移问题。随着企业组织的发展,风险负担和管理权限并没有完全分离,只是趋向于复杂化,股东并不是完全没有管理权限。出资者必然是风险的承担着,他甚至认为股东也是企业家。对于出资者来说,他们所承担的主要风险在于事业开始时用来维持最低限度需要的物资及设备。
【熊彼特企业家理论与马歇尔企业家理论的区别】
熊彼特企业家理论与马歇尔企业家理论之间的重大分歧根源于这两种理论依赖于不同的假定。马歇尔假定市场经常处于不均衡状态,企业家的作用是修正不均衡状态,使之达到均衡状态,这也是马歇尔企业家理论的精髓。马歇尔从不断出现的不均衡状态之中发现了企业发展的可能性,企业组织在企业家的带领下,通过克服风险和不确定性而获取利润的过程,同时也是市场实现均衡状态的过程。马歇尔的不均衡观点的表现是他将利润看成是“准地租”和“复合性准地租”。“准地租”是不均衡理论中的典型范畴,“复合性准地租”还体现了组织所特有的整体协同效益。
熊彼特则假定市场经常处于均衡状态,企业家的创新行为只是偶然地、间断地打破了市场的均衡状态,这一过程也是企业获取利润的过程。当企业家的创新行为被同行所模仿时,利润就消失了,市场又恢复了均衡状态。熊彼特认为市场能够自动地实现均衡,这种自动的均衡化是完美无缺的,不均衡状态的短暂性与偶然性决定了企业利润的短暂性与偶然性。以均衡假定为基础。熊彼特刻画了一个超越于市场结构之外,同时也超越于企业组织结构之外而存在的企业家形象,是企业家能动的、偶然的创新行为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飞跃式的发展”。
熊彼特与马歇尔以不同的风格塑造了截然不同的企业家形象。人们对熊彼特所塑造的企业家形象非常熟悉,尤其是他所描述的企业家精神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比之下,马歇尔则以稳健的风格塑造了温和的企业家形象,他把企业家机能纳入市场结构的同时,又把它融合于整个企业组织机能之中。这种论述风格常常使人忽略了马歇尔企业家理论